2020級建筑工程施工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發布時間: 2021-05-13 08:44:17
一、專業名稱(專業代碼)
建筑工程施工(640301)
二、入學要求
初中畢業生
三、基本學制
學制3年,采用 2.5+0.5 教學模式
四、培養目標
中等職業教育培養與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要求相適應,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有綜合職業能力,在生產、服務、管理一線工作的技術技能人才。本專業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掌握本專業必備的基礎理論知識,具有本專業相關領域工作的崗位能力和專業技能,畢業生應具備一定的識圖能力,能熟練操作工程測量設備儀器,能準確理解各種圖紙所表達的內容及對施工的要求,掌握建筑工程技術與管理的基本理論和技能的實用型人才。
五、職業范圍
六、人才規格
本專業學生的職業崗位主要為各建筑公司、市政公路公司等建筑施工單位、監理單位的施工員(技術員)、造價員、資料員、安全員、質檢員、測量員、監理員、材料檢驗試驗員等崗位提供基層技術服務工作。
培養中等職業技術,實際操作型技術人才。學生通過在校期間系統的理論學習和專業技能訓練,具有本專業所需要的知識結構、能力結構和素質結構。為了實現培養目標,本專業開設了建筑制圖與識圖、建筑材料與檢測、建筑工程測量、建筑力學等專業基礎課程,土力學與地基基礎、房屋建筑學、建筑CAD、建筑法規、建筑工程概預算、建筑施工技術、建筑設備工程、工程施工與組織、施工組織管理、計算機輔助概預算、建筑經濟與企業管理等專業模塊課程。
1、素質結構
(1)具有較強的思想道德修養、馬列主義和鄧小平理論基礎水平。
(2)具有較高的文化素質修養,具備良好的團隊合作、競爭能力,善于協調人際關系。
(3)具有較好的心理素質,勇于克服困難,積極進取的精神。
(4)具有較強的業務素質,不斷開拓創新。
2、能力結構
基本能力:
(1)具有一定的自學能力和創新能力。
(2)具有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
(3)具有較強的吃苦耐勞能力。
(4)具有較確切的語言文字表達能力及英語綜合運用能力。
(5)具有較強的計算機操作與應用能力。
專業能力:
(1)具有一般多高層建筑結構設計的能力。
(2)具有一般多高層建筑工程施工的能力。
(3)具有一般建筑工程的工程預算與組織管理的能力。
(4)具有對一般中小型房屋維修、大修的工作能力。
(5)具有建筑施工監理的能力。
(6)具有物業設施維修與管理的能力。
3、知識結構
(1)具有扎實的自然科學基礎,較好的人文科學基礎和管理科學基礎,具有本專業所必需的數學、英語、計算機等文化基礎知識。
(2)具有本專業所必需的建筑力學、測量學等專業基礎知識。
(3)具有建筑結構設計的專業知識。
(4)具有建筑工程的施工、維修專業知識。
(5)具有建筑施工組織設計和技術管理的專業知識。
(6)具有建筑軟件應用的專業知識。
(7)具有建筑設備、建筑電氣、建筑企業管理等相鄰學科知識。
(6)具有國內外建筑行業技術動態與信息的專業知識。
七、主要接續專業
建筑工程管理、建筑工程技術、建筑工程造價。
八、課程結構
九.課程設置及要求
必修課、限選課、任選課。“三大平臺、六大模塊”,即通識課程平臺、職業通用能力課程平臺、職業核心能力課程平臺,公共必修課、公共限選課、專業基礎必修課、專業任選課、專業技能核心課、專業方向課、綜合實訓。
(一)公共必修課程
(二)專業基礎必修課
(三)專業核心課
(四)專業方向課
(五)專業任選課
十、教學時間安排
每學年為52周,其中教學時間40周(含復習考試),累計假期12周,周學時為30(含班會活動),頂崗實習按每周30小時(1小時折合1學時)安排,3學年總學時數為3164課時。課程開設順序和周學時安排,可根據實際情況調整。課堂教學每16學時1學分,校內整周實習實訓每周2學分,軍訓3學分,頂崗實習18學分。三年制總學分共179分。
公共基礎課學時約占總學時的1/3,允許根據行業人才培養的實際需要在規定范圍內適當調整,但必須保證修完公共基礎課的必修內容和學時。
專業技能課學時約占總學時的2/3,在確保學生實習總量的前提下,根據實際需要集中或分階段安排實習時間。
十一、教學實施
按照培養學生基本科學文化素養、服務學生專業學習和終身發展的功能來定位,重在教學方法、教學組織形式的改革,教學手段、教學模式的創新,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為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職業能力的形成和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2.專業技能課
按照相應職業崗位(群)的能力要求,強調理論實踐一體化,突出“做中學、做中教”的職 教特色,建議采用項目教學、案例教學、任務教學、角色扮演、情境教學等方法,創新課堂教學。
十二、教學評價
考核作為激勵機制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學習中所發揮的作用是不可忽視的,特別是教師對學生的考核。教師對于個體的反饋比對小組整體的反饋更能激勵學生。對學生的考核分為過程考核和結果考核兩部分,期中過程考核占40%,結果考核占 60%。在具體考核時,需要編制實訓小組成績表,依據成績表,分別計算小組成績和個人成績。
由學校、學生、用人單位三方共同實施教學評價,評價內容包括學生專業綜合實踐能力、“雙證”的獲取率和畢業生就業率及就業質量,專兼職教師教學質量,逐步形成校企合作、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下多元化教學質量評價標準體系。
(一)課堂教學效果評價方式
采取靈活多樣的評價方式,主要包括筆試、作業、課堂提問、課堂出勤、上機操作考核以及參加各類型專業技能競賽的成績等。
(二)實訓實習效果評價方式
1.實訓實習評價
采用實習報告與實踐操作水平相結合等形式,如實反映學生各項實訓實習項目的技能水平。
2.頂崗實習評價
頂崗實習考核方面包括實習日志、實習報告、實習單位綜合評價鑒定等多層次、多方面的評價方式。
十三、實訓實習環境
(一)校內實訓實習室
(二)校外實訓實習基地
學校應根據自身的特點尋求能夠長期合作、共同發展的企業,建設校外實訓實習基地。若條件不允許,可在校內實訓中心以接近真實環境的實訓項目及工作任務來完成學生的職業技能訓練和上崗前培訓,讓學生在知識和技能的形成過程中了解和熟悉企業的工作環境,主動適應企業對人才的要求。
十四、專業師資
1.專任教師
專任教師應具備教師資格證書,專業核心課的專任教師應具有土木工程專業或相關專業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專任實習指導教師應具有中級工及以上職業技能證書。
專任教師應定期到行業、企業與專業相關的崗位群參加工程實踐,企業實踐時間每兩年不少于兩個月。
2.兼職教師
兼職教師應具有土木工程相關職業崗位群工作五年以上的實踐經歷,是具有建筑工程施工、建筑工程監理等工程建設咨詢服務專項職業能力的工程技術專家、一線專業工程師和高技能人才。
兼職教師應具有較高的專業素養和技能水平,能夠勝任教學工作,能參與學校的實訓實習室建設,能承擔專業技能課實踐教學或專業實訓、頂崗實習的職業指導,能組織開展職業技能考核或工種職業技能鑒定。
建筑工程施工(640301)
二、入學要求
初中畢業生
三、基本學制
學制3年,采用 2.5+0.5 教學模式
四、培養目標
中等職業教育培養與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要求相適應,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有綜合職業能力,在生產、服務、管理一線工作的技術技能人才。本專業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掌握本專業必備的基礎理論知識,具有本專業相關領域工作的崗位能力和專業技能,畢業生應具備一定的識圖能力,能熟練操作工程測量設備儀器,能準確理解各種圖紙所表達的內容及對施工的要求,掌握建筑工程技術與管理的基本理論和技能的實用型人才。
五、職業范圍
序號 | 對應職業(崗位) | 職業資格證書舉例 | 專業(技能)方向 |
1 | 建筑施工員 | 施工員證書 | 建筑施工方向 |
2 | 建筑測量員 | 測量員證書 | 建筑測量方向 |
3 | 建筑安全員 | 安全員證書 | 建筑安全施工方向 |
本專業學生的職業崗位主要為各建筑公司、市政公路公司等建筑施工單位、監理單位的施工員(技術員)、造價員、資料員、安全員、質檢員、測量員、監理員、材料檢驗試驗員等崗位提供基層技術服務工作。
培養中等職業技術,實際操作型技術人才。學生通過在校期間系統的理論學習和專業技能訓練,具有本專業所需要的知識結構、能力結構和素質結構。為了實現培養目標,本專業開設了建筑制圖與識圖、建筑材料與檢測、建筑工程測量、建筑力學等專業基礎課程,土力學與地基基礎、房屋建筑學、建筑CAD、建筑法規、建筑工程概預算、建筑施工技術、建筑設備工程、工程施工與組織、施工組織管理、計算機輔助概預算、建筑經濟與企業管理等專業模塊課程。
1、素質結構
(1)具有較強的思想道德修養、馬列主義和鄧小平理論基礎水平。
(2)具有較高的文化素質修養,具備良好的團隊合作、競爭能力,善于協調人際關系。
(3)具有較好的心理素質,勇于克服困難,積極進取的精神。
(4)具有較強的業務素質,不斷開拓創新。
2、能力結構
基本能力:
(1)具有一定的自學能力和創新能力。
(2)具有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
(3)具有較強的吃苦耐勞能力。
(4)具有較確切的語言文字表達能力及英語綜合運用能力。
(5)具有較強的計算機操作與應用能力。
專業能力:
(1)具有一般多高層建筑結構設計的能力。
(2)具有一般多高層建筑工程施工的能力。
(3)具有一般建筑工程的工程預算與組織管理的能力。
(4)具有對一般中小型房屋維修、大修的工作能力。
(5)具有建筑施工監理的能力。
(6)具有物業設施維修與管理的能力。
3、知識結構
(1)具有扎實的自然科學基礎,較好的人文科學基礎和管理科學基礎,具有本專業所必需的數學、英語、計算機等文化基礎知識。
(2)具有本專業所必需的建筑力學、測量學等專業基礎知識。
(3)具有建筑結構設計的專業知識。
(4)具有建筑工程的施工、維修專業知識。
(5)具有建筑施工組織設計和技術管理的專業知識。
(6)具有建筑軟件應用的專業知識。
(7)具有建筑設備、建筑電氣、建筑企業管理等相鄰學科知識。
(6)具有國內外建筑行業技術動態與信息的專業知識。
七、主要接續專業
建筑工程管理、建筑工程技術、建筑工程造價。
八、課程結構

必修課、限選課、任選課。“三大平臺、六大模塊”,即通識課程平臺、職業通用能力課程平臺、職業核心能力課程平臺,公共必修課、公共限選課、專業基礎必修課、專業任選課、專業技能核心課、專業方向課、綜合實訓。
(一)公共必修課程
序號 | 課程名稱 | 主要教學內容和要求 | 參考學時 |
1 | 職業生涯規劃 | 依據《中等職業學校職業生涯規劃教學大綱》開設,并與專業實際和行業發展密切結合。 | 32 |
2 | 職業道德與法律 | 依據《中等職業學校職業生涯規劃教學大綱》開設,并與專業實際和行業發展密切結合。 | 32 |
3 | 經濟政治與社會 | 依據《中等職業學校職業生涯規劃教學大綱》開設,并與專業實際和行業發展密切結合。 | 32 |
4 | 哲學與人生 | 依據《中等職業學校職業生涯規劃教學大綱》開設,并與專業實際和行業發展密切結合。 | 32 |
5 | 語文 | 依據《中等職業學校職業生涯規劃教學大綱》開設,并與專業實際和行業發展密切結合。 | 160 |
6 | 數學 | 依據《中等職業學校職業生涯規劃教學大綱》開設,并與專業實際和行業發展密切結合。 | 128 |
7 | 英語 | 依據《中等職業學校職業生涯規劃教學大綱》開設,并與專業實際和行業發展密切結合。 | 128 |
8 | 計算機應用基礎 | 依據《中等職業學校職業生涯規劃教學大綱》開設,并與專業實際和行業發展密切結合。 | 96 |
9 | 體育與健康 | 依據《中等職業學校職業生涯規劃教學大綱》開設,并與專業實際和行業發展密切結合。 | 144 |
10 | 公共藝術 | 依據《中等職業學校職業生涯規劃教學大綱》開設,并與專業實際和行業發展密切結合。 | 36 |
11 | 歷史 | 依據《中等職業學校職業生涯規劃教學大綱》開設,并與專業實際和行業發展密切結合。 | 36 |
序號 | 課程名稱 | 主要教學內容和要求 | 參考學時 |
建筑工程制圖 | 主要教學內容:制圖基本知識,投影的基本知識,點、直線、平面的投影,直線與平面及兩平面相對關系,曲線與曲面,截交線和相貫線,建筑施工圖、結構施工圖、建筑裝修施工圖、給水排水工程圖陰影、透視投影、標高投影、展開圖、機械圖等。并有配套的制圖習題集。 |
64 |
|
建筑材料 | 主要教學內容: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質,常用及新型建筑材料的名稱、種類、規格、性能、應用、檢驗試驗方法、保管方法等。要求:熟悉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質;了解建筑材料的生產過程及應用過程中的物理、化學反映原理;掌握建筑材料的性能、應用方法。 | 128 |
|
建筑測量 | 主要教學內容:水準測量、角度測量、距離丈量及直線定向,小地區控制測量,大比例尺地形圖的繪制及應用,建筑工程施工測量。要求:熟悉測量儀器的使用與檢驗;掌握對建筑工程進行定位、放線、抄平等工作,并能進行小面積的地形測繪。 |
64 |
序號 | 課程名稱 | 主要教學內容和要求 | 參考學時 |
建筑構造 | 主要教學內容:建筑平面設計、建筑剖面設計、建筑體型和立面設計、基礎與地下室、墻體、樓地層及陽臺、雨篷、屋頂、樓梯等垂直交通設施、門窗、變形縫、工業建筑設計概論,附錄配有建筑設計施工常用的一些圖紙的名稱。要求:掌握試圖能力,明確各個構造節點的部位及名稱,熟悉各種施工做法,具備現場實際的技術指導能力, |
128 |
|
建筑施工工藝 | 主要教學內容:建筑砌筑工、建筑抹灰工、鋼筋工、混凝土工、建筑模板工. 要求:掌握各工種的基本原理和實際操作過程。 |
192 |
|
建筑施工管理 | 主要教學內容:主要工種和分部分項工程的施工方法、施工工藝、技術要求、安全要求、質量驗收標準、質量通病防治。常見施工機械種類、性能及用途。要求:明確主要工種和分部分項工程的施工方法、施工工藝、技術要求、安全要求、質量驗收標準、質量通病防治;熟悉常見施工機械的基本性能及用途。 |
128 |
|
建筑工程計量 | 主要教學內容:基本建設程序與計價文件之間的關系,建設工程計價模式,“工程量清單”計價規范,工程量清單的編制,工程量清單計價方法,消耗量定額及企業定額的編制。 | 128 |
|
建筑結構 | 主要教學內容:能理解主體結構施工工藝、施工方法和質量與安全技術要求;掌握常用材料的質量標準和保管方法;掌握樓屋面和墻體等相關防水工程的常用材料與構造、施工工藝、操作規程和質量與安全技術要求;會協助編制一般建筑主體工程的施工方案,會協助進行管理現場施工操作與質量檢查;會協助驗收分部分項工程施工質量。 | 128 |
序號 | 課程名稱 | 主要教學內容和要求 | 參考學時 |
工程質量管理 | 主要教學內容:建筑基礎與地下室、建筑墻體、建筑樓板層與地面、建筑垂直交通設施、建筑屋頂、建筑門窗、單層工業廠房構造的施工過程,了解易出現的質量問題并解決質量問題。 |
128 |
|
建筑工程計量 | 主要教學內容:基本建設程序與計價文件之間的關系,建設工程計價模式,“工程量清單”計價規范,工程量清單的編制,工程量清單計價方法,消耗量定額及企業定額的編制。 | 192 | |
工程安全管理 | 主要教學內容:對接安全員職業崗位能力要求,并通過職業技能綜合實訓和頂崗實習,能理解并執行建筑施工安全技術規范要求及相關技術措施.能參與編制分部、分項工程安全專項施工方案,能提出針對施工現場特點的預防性安全技術措施;能協助組織實施項目作業人員的安全教育和安全技術交底。 |
128 |
序號 | 課程名稱 | 主要教學內容和要求 | 參考學時 |
建筑力學 | 主要教學內容:靜力學基本知識、平面匯交力系、力矩與平面力偶系、平面一般力系、軸向拉伸與壓、平面圖形的幾何性質、平面彎曲梁、壓桿穩定、平面體系的幾何組成分析、靜定結構的內力分析、靜定結構的位移計算、力法。要求:熟練運用平面力系的平衡方程求解單個物體或簡單物體系統的平衡問題。掌握桿件在各種基本變形形式下的內力、應力、變形計算,并對桿件做強度、剛度和穩定性驗算。熟練靜定結構的內力及位移計算規律。 |
64 |
|
建筑設備 | 主要教學內容:建筑給水系統、建筑排水系統、高層建筑給排水簡介、建筑給排水施工圖、建筑給排水系統的維護與管理、建筑采暖系統、熱水與燃氣供應、通風與空調系統、電工基本知識、供電與配電系統、電氣照明、安全用電與建筑防雷、電梯與自動扶梯、建筑電氣施工圖、建筑電氣設備的驗收標準、火災自動報警控制系統、電纜電視系統、廣播影響系統、建筑電話通信系統、安全防范系統.要求:了解和掌握建筑設備的工作原理,并學會在實際中應用。 | 64 |
十、教學時間安排
每學年為52周,其中教學時間40周(含復習考試),累計假期12周,周學時為30(含班會活動),頂崗實習按每周30小時(1小時折合1學時)安排,3學年總學時數為3164課時。課程開設順序和周學時安排,可根據實際情況調整。課堂教學每16學時1學分,校內整周實習實訓每周2學分,軍訓3學分,頂崗實習18學分。三年制總學分共179分。
公共基礎課學時約占總學時的1/3,允許根據行業人才培養的實際需要在規定范圍內適當調整,但必須保證修完公共基礎課的必修內容和學時。
專業技能課學時約占總學時的2/3,在確保學生實習總量的前提下,根據實際需要集中或分階段安排實習時間。
中專學校教育課程結構及教學進程安排表 | ||||||||||||||
類別 | 課程編號 | 課程名稱 | 學分 | 總學時 | 學時結構 | 考核形式 | 開設學期 | |||||||
理論 | 實踐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通識課程平臺 | 公共必修課 | 德育 | 8 | 128 | 128 | 2 | 2 | 2 | 2 | |||||
語文 | 8 | 128 | 128 | 2 | 2 | 2 | 2 | |||||||
應用文寫作 | 4 | 64 | 32 | 32 | 2 | 2 | ||||||||
數學 | 4 | 64 | 64 | 2 | 2 | |||||||||
英語 | 4 | 64 | 64 | 2 | 2 | |||||||||
計算機應用基礎 | 4 | 64 | 16 | 48 | 2 | 2 | ||||||||
體育與健康 | 8 | 128 | 128 | 2 | 2 | 2 | 2 | |||||||
藝術(或音樂、美術) | 2 | 32 | 32 | 2 | ||||||||||
歷史 | 2 | 32 | 32 | 2 | ||||||||||
創新創業教育 | 2 | 32 | 32 | 2 | ||||||||||
職業素養實踐 | 8 | 240 | 240 | 2 | 2 | 2 | 2 | |||||||
公共限選課 | 化學 | 32 | 32 | 2 | ||||||||||
物理 | 32 | 32 | 2 | |||||||||||
普通話 | 32 | 32 | 2 | |||||||||||
心理健康教育 | 32 | 32 | 2 | |||||||||||
職業通用能力課程平臺 | 專業基礎必修課 | 建筑工程制圖 | 4 | 64 | 32 | 32 | 4 | |||||||
建筑材料 | 8 | 128 | 64 | 64 | 4 | 4 | ||||||||
建筑測量 | 4 | 64 | 32 | 32 | 4 | |||||||||
專業任選課 | 建筑力學 | 4 | 64 | 16 | 46 | 4 | ||||||||
建筑設備 | 4 | 64 | 32 | 32 | 4 | |||||||||
職業核心能力課程平臺 | 專業技能核心課 | 建筑構造 | 8 | 128 | 32 | 96 | 4 | 4 | ||||||
建筑施工工藝 | 12 | 192 | 16 | 176 | 6 | |||||||||
建筑施工管理 | 8 | 128 | 32 | 96 | 4 | 4 | ||||||||
建筑結構 | 8 | 128 | 32 | 96 | 4 | 4 | ||||||||
專業方向課 | 工程質量管理 | 8 | 128 | 64 | 64 | 8 | ||||||||
建筑工程計量 | 12 | 192 | 32 | 176 | 6 | |||||||||
工程安全管理 | 8 | 128 | 64 | 64 | 8 | |||||||||
綜合實訓 | 專業實習實訓 | 8 | 112 | 112 | 28 | 28 | 56 | |||||||
頂崗實習 | 18 | 540 | 540 | 540 | ||||||||||
其他教育類活動 | 軍訓、入學教育、畢業教育等 | 3 | ||||||||||||
總計 | 179 | 3164 | 1104 | 2060 | ||||||||||
占比 | 35% | 65% |
十一、教學實施
(一)教學要求
1.公共基礎課按照培養學生基本科學文化素養、服務學生專業學習和終身發展的功能來定位,重在教學方法、教學組織形式的改革,教學手段、教學模式的創新,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為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職業能力的形成和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2.專業技能課
按照相應職業崗位(群)的能力要求,強調理論實踐一體化,突出“做中學、做中教”的職 教特色,建議采用項目教學、案例教學、任務教學、角色扮演、情境教學等方法,創新課堂教學。
(二)教學管理
教學管理要更新觀念,改變傳統的教學管理方式。教學管理要有一定的規范性和靈活性,合理調配教師、實訓室和實訓場地等教學資源,為課程的實施創造條件;要加強對教學過程的質量監控,改革教學評價的標準和方法,促進教師教學能力的提升,保證教學質量。十二、教學評價
考核作為激勵機制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學習中所發揮的作用是不可忽視的,特別是教師對學生的考核。教師對于個體的反饋比對小組整體的反饋更能激勵學生。對學生的考核分為過程考核和結果考核兩部分,期中過程考核占40%,結果考核占 60%。在具體考核時,需要編制實訓小組成績表,依據成績表,分別計算小組成績和個人成績。
由學校、學生、用人單位三方共同實施教學評價,評價內容包括學生專業綜合實踐能力、“雙證”的獲取率和畢業生就業率及就業質量,專兼職教師教學質量,逐步形成校企合作、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下多元化教學質量評價標準體系。
(一)課堂教學效果評價方式
采取靈活多樣的評價方式,主要包括筆試、作業、課堂提問、課堂出勤、上機操作考核以及參加各類型專業技能競賽的成績等。
(二)實訓實習效果評價方式
1.實訓實習評價
采用實習報告與實踐操作水平相結合等形式,如實反映學生各項實訓實習項目的技能水平。
2.頂崗實習評價
頂崗實習考核方面包括實習日志、實習報告、實習單位綜合評價鑒定等多層次、多方面的評價方式。
十三、實訓實習環境
(一)校內實訓實習室
技能類別 | 技能 編號 |
技能名稱 | 學分 | 實踐教學周數 | 場所 | 備注 | |||||
第一學期 | 第二學期 | 第三學期 | 第四學期 | 第五學期 | 第六學期 | ||||||
基本技能 | 電工實訓 | 1 | 1 | 實習工廠 | |||||||
專業技能 | 建筑工程測量實習 | 2 | 2 | 校園 | |||||||
認識實習 | 2 | 2 | 施工現場 | ||||||||
地基基礎課程設計 | 1 | 1 | 校內 | ||||||||
房屋建筑學課程設計 | 1 | 1 | 校內 | ||||||||
建筑CAD實訓 | 1 | 1 | 學校機房 | ||||||||
鋼筋混凝土與砌體結構 課程設計 |
1 | 1 | 校內 | ||||||||
鋼結構課程設計 | 1 | 1 | 校內 | ||||||||
建筑工程預算課程設計 | 1 | 1 | 校內 | ||||||||
施工工種操作實訓 | 2 | 2 | 校內 | 支模、砌筑、抹灰等實訓 | |||||||
施工組織課程設計 | 1 | 1 | 校內 | ||||||||
建筑結構設計實訓 | 1 | 1 | 設計單位 校內 |
建筑結構設計方向選做 | |||||||
建筑物的檢測、鑒定、加固與改造實訓 | 施工現場 校內 |
施工技術 方向選做 |
|||||||||
工程概預算實訓 | 校內 | 工程預算 方向選做 |
|||||||||
專業考證實訓 | 3 | 3 | |||||||||
畢業實習 | 6 | 6 | 施工現場 | ||||||||
畢業設計及答辯 | 9 | 9 | 施工現場 學校 |
||||||||
總計 | 33 | 2 | 4 | 4 | 5 | 18 | |||||
技能類別 | 技能 編號 |
技能名稱 | 學分 | 實踐教學周數 | 場所 | 備注 | |||||
第一學期 | 第二學期 | 第三學期 | 第四學期 | 第五學期 | 第六學期 | ||||||
基本技能 | 電工實訓 | 1 | 1 | 實習工廠 | |||||||
專業技能 | 建筑工程測量實習 | 2 | 2 | 校園 | |||||||
認識實習 | 2 | 2 | 施工現場 | ||||||||
地基基礎課程設計 | 1 | 1 | 校內 | ||||||||
房屋建筑學課程設計 | 1 | 1 | 校內 | ||||||||
建筑CAD實訓 | 1 | 1 | 學校機房 | ||||||||
鋼筋混凝土與砌體結構 課程設計 |
1 | 1 | 校內 | ||||||||
鋼結構課程設計 | 1 | 1 | 校內 | ||||||||
建筑工程預算課程設計 | 1 | 1 | 校內 | ||||||||
施工工種操作實訓 | 2 | 2 | 校內 | 支模、砌筑、抹灰等實訓 | |||||||
施工組織課程設計 | 1 | 1 | 校內 | ||||||||
建筑結構設計實訓 | 1 | 1 | 設計單位 校內 |
建筑結構設計方向選做 | |||||||
建筑物的檢測、鑒定、加固與改造實訓 | 施工現場 校內 |
施工技術 方向選做 |
|||||||||
工程概預算實訓 | 校內 | 工程預算 方向選做 |
|||||||||
專業考證實訓 | 3 | 3 | |||||||||
畢業實習 | 6 | 6 | 施工現場 | ||||||||
畢業設計及答辯 | 9 | 9 | 施工現場 學校 |
||||||||
總計 | 33 | 2 | 4 | 4 | 5 | 18 |
學校應根據自身的特點尋求能夠長期合作、共同發展的企業,建設校外實訓實習基地。若條件不允許,可在校內實訓中心以接近真實環境的實訓項目及工作任務來完成學生的職業技能訓練和上崗前培訓,讓學生在知識和技能的形成過程中了解和熟悉企業的工作環境,主動適應企業對人才的要求。
十四、專業師資
專職教師 | 兼職教師 | ||||
專業頭人 | 骨干教師 | 一般教師 | 企業技術專家與能工巧匠 | 企業指導師傅 | |
1人 | 2人 | 5-6人 | 1-2人 | 若干 |
專任教師應具備教師資格證書,專業核心課的專任教師應具有土木工程專業或相關專業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專任實習指導教師應具有中級工及以上職業技能證書。
專任教師應定期到行業、企業與專業相關的崗位群參加工程實踐,企業實踐時間每兩年不少于兩個月。
2.兼職教師
兼職教師應具有土木工程相關職業崗位群工作五年以上的實踐經歷,是具有建筑工程施工、建筑工程監理等工程建設咨詢服務專項職業能力的工程技術專家、一線專業工程師和高技能人才。
兼職教師應具有較高的專業素養和技能水平,能夠勝任教學工作,能參與學校的實訓實習室建設,能承擔專業技能課實踐教學或專業實訓、頂崗實習的職業指導,能組織開展職業技能考核或工種職業技能鑒定。